多场顶尖体育赛事落皇冠体育网址户浙江区县 小城邂逅大赛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体育       |      2024-11-27 10:41:46

  11月初,2024年全国热气球公开赛(浙江武义站)吸引全国30支队伍空中竞技,色彩斑斓的“圆点”在绿水青山间升起,“跳”出一曲浪漫华尔兹。

  上个月,绍兴上虞,近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挥舞球杆,手掌大的木球在绿茵场划出优美弧线届世界杯木球锦标赛的精彩瞬间。

  同一周,2024宁海越野挑战赛鸣枪起跑,全球4800名越野跑爱好者手握登山杖,穿越森林、村道、石板路等重重考验,在大自然中挑战极限。

  曹娥江畔的广阔绿地、森林游步道的清新空气、热气球上的开阔视野,都为参赛者和观众带来了独特体验,让顶尖赛事多了一份小城特有的松弛感。

  “近年来,新兴体育赛事的承办地正从一二线城市向县城转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社会所助理研究员陈倪垚说,在浙江众多区县,大赛与小城的双向奔赴尤其明显,“小城办大赛”正成为激发县域活力和城市流量转化的新路径。

  48岁之前,浙江省木球协会副会长厉苗军从未接触过木球。这项起源于中国台湾的运动,因挥杆击球的动作颇似高尔夫,且球具物美价廉,有“大众高尔夫”之称。尽管全球已经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木球协会,但在公众视野里仍属小众。

  搞体育出身的厉苗军“半路出家”,用他的话说,自己乃至家乡上虞能与木球结缘,是一个美丽的“偶然”。

  2017年,作为当时的上虞区体育发展中心主任,从未打过木球的厉苗军带着绍兴市唯一一支木球队,远赴贵州六盘水参加第12届全国木球锦标赛。团队名次未入前三,但木球创始人、时任国际木球总会会长翁明辉,欣然答应为队员们颁奖、合影。小众运动参与者尤其需要鼓励,这场面对面的交流,让厉苗军感受到了木球运动的开放与包容。一颗种子种下——在上虞推广木球运动,办大赛,甚至国际大赛。

  厉苗军的自信并非凭空而来。办赛,上虞有基础,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外名校赛艇挑战赛、曹娥江半程马拉松系列赛事等,让这座小城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但当地也有隐忧,彼时,浙江正启动品牌体育赛事培育工程,各地都在寻找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重点赛事。如果锚定大众赛事,就意味着要与一二线城市打擂,此外,以往大赛动辄300万元的办赛成本,也让主办方颇有压力。

  木球的出现,正契合小城所需的特质和潜力。“小地方要脱颖而出,得另辟蹊径。”厉苗军分析,木球比赛通常办赛层次较高,多为全国赛、国际赛。同时,项目门槛低,一个零基础的爱好者研习一个月就能达到参赛入门标准。在此基础上,它的办赛成本还可控制在100万元上下。

  如同厉苗军的“中年转型”,近5年,上虞抓住机遇“无中生有”,先后承办了2024木球世界杯等8场高规格赛事及活动,在业内拥有了“起步晚,发展快,全国最活跃的木球运动城市”的评价。

  捧起“蓝天饭”的武义人有相似的考量。与大城市相比,武义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发展竞技体育优势不显,但是这里地形地貌丰富,具有发展户外运动的良好条件。同样的资源,武义投入到一些特殊户外运动中,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要远远高于投入一般体育项目。数据反馈,11月2日开幕式之后短短两小时,武义热气球公开赛就冲上了抖音热榜的同城榜第一,热度超500万次。

  2024年全国热气球公开赛现场,参赛飞行员和飞行助手正在为热气球升空做准备工作。记者 沈立 摄

  谋定了方向,但要在众多备选地中脱颖而出拿下主办权,小城除了机遇更需诚意和努力。热气球赛事对空域要求极为严格,去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专家团队首次到武义考察评估时,曾发现了一些潜在障碍:营地附近的高压线分布、高层建筑、塔吊等,任一环节存在隐患,都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其中,赛事规划时的起飞点,正处于城区市民停车的集聚地,尤其让专家们担忧。

  作为赛事“新人”,武义要背水一战。当地文广旅体局迅速行动,联合武城集团、交警、古城管委会等部门共商方案。384名工作人员如棋子撒下,有的为赛场线路的实地勘察奔波,有的辗转各单位之间协调统筹,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4个区块的车辆清理工作。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和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县级政府通常会将体育赛事视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陈倪垚解释,2023年底,浙江评选出首批省级“赛事集聚县”,淳安县、龙湾区、德清县等11个县(市、区)入选,不仅支持杭州市打造“赛事之城”,更推动赛事下沉,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仅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就举行了9734场体育赛事,赛事数量居全国前三,其中淳安县举办了995项赛事,位列全省第一。此外多个小城成为国际、国内顶尖赛事的举办地。例如,象山县连续举办中国大学生沙滩足球锦标赛、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等8场国家级体育赛事;德清县承办了2024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皮艇球世界锦标赛……从中可以看出大赛下沉的普遍性,以及浙江小城承办赛事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往往不如大城市完善,赛事举办带来的巨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需要高效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使得县域管理面临极大挑战。“如何确保赛事期间的公共安全、交通、环境卫生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不仅考验地方的管理能力,也考验着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协同作战能力。”陈倪垚说。

  赛场是这场大考的“核心区”。“热气球赛事对于气象条件要求严格,赛事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前期考察场地、综合研判,并查阅举办地近5年的同时期气象资料,最终确定了赛事日期和空域使用范围。”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运动一部副处长刘涛说,武义抓住了一个“早”字,当地发展航空运动起步较早,从赛前空域申请到赛间流程都积累了有效经验。

  一个细节让刘涛对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印象深刻:赛事举办地大斗山飞行营地修建初期,只有漫山遍野的杂草和灌木,当年的武义县体育局局长潘胜东多次拿着镰刀上山,营地从无到有只花了不到两年时间。

  而即使已经办赛10届,“老炮儿”宁海县也从不敢掉以轻心,每一次比赛对当地来说,都是对下一次运营提升的实战演习。

  今年宁海越野挑战赛赛程两天,大雨时不时光顾,为比赛制造难度。本届赛事最大的补给点在黄坛镇峰山村,赛程中,3个组别的选手5次经过这里,跑友不断,皇冠体育入口顶风冒雨擂鼓、欢呼的助威声也不停息,擂鼓者不知道换了几茬:镇村干部、跑友团志愿者、村民甚至“路过”的选手……今年,宁海105公里赛道上共设10个补给点,其中8个由宁海本土跑团服务,数据显示:今年参与保障赛事服务的登记在册人员超过1000人。

  而11年前,亲历过第一届宁海越野挑战赛的人都记得,当时为了“填满”10个补给点,组委会不得不向全国各地俱乐部东拼西凑“借”跑友。从无到有,意味着更多民间力量涌入“跑圈”,更多运营者从业余升级为专业。

  一场赛事严谨细致的预案、赛道勘测、维护等都需要匹配相当数量的人力,如宁海赛道由当地登山团队定期清理、维护,还有“双证”志愿者组成专属救援队保障赛事安全。办赛以来,宁海持续分批组织40岁以下机关干部、跑友等青年人群集体“考证”,眼下,全县持红十字会和户外指导员“双证”的志愿者就有300多人。这批具备专业能力、土生土长的跑友群,成为赛事体系的源泉和重要补充。“这使得办赛团队能够腾出最大精力,来做赛事的总体规划、IP设计、宣传推广与招商工作,长年累月的本地化深耕,形成了宁海越野挑战赛发展的巨大优势。”宁海县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冯宗川说。皇冠体育入口

  跳出赛场外,小城还要算一笔经济账。翻开各大赛事“账本”,多数仍需要政府真金白银投入。收与支的天平上,砝码如何配置,更考验城市运营的水准。

  宁海试图在政府和赛事方的投入、回报之间找到平衡点,以保持赛事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这场越野赛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纯商业运作的跑步赛事。赛事方以纯商业模式运营,今年办赛成本约500万元,报名费能收回近半成本,其他依靠赞助等商业行为,自负盈亏;政府负责“出力”,调动全城医疗、公安、乡镇、直升机备勤等救援公共资源,助力安全保障、赛道维护,支持办赛。“可以说,赛事运营方和政府之间明晰边界,同时又实现流畅合作。”宁海县文广旅游局副局长陈双寅说。

  去年,办赛10周年之际,宁海越野挑战赛正式加入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世界系列赛。只有参加世界系列赛,积攒“跑石”,才能获得被跑友称为“越野跑天花板”的UTMB“入场券”,这使得宁海站的分量更重了。另一边,上虞也拿下“大满贯”,成为世界首个举办过木球国际公开赛、亚洲杯、世界杯的城市。

  看得见的荣誉之外,小城还有更多“隐秘的变化”。今年的世界杯木球锦标赛上,53岁的上虞市民祝杏娟有两个身份。白天,她是赛场上的辅助裁判,一套标准的英语指令行云流水,每天能走2万步。晚上,她脱下裁判服换上演出服,在欢送晚宴上与姐妹们合跳一曲《霸王别姬》,引得全场起立鼓掌,争相合影。

  “广场舞大妈”在国际赛场当裁判,在上虞不算稀奇。“木球比赛对辅助裁判需求量大,以往举办地多是拉来体校学生,临时培训两天就上场,专业性和稳定性差。”厉苗军介绍,两年前,上虞发动爱打木球的广场舞爱好者组成“娘子军裁判团”,并进行了专业的裁判法、竞赛规则培训。团里已有60多位持证裁判,每场比赛20多个名额,几秒钟就被抢光。

  上到80岁的退休教师,下到刚入学的娃娃,如今,木球在上虞已发展为深受百姓喜爱的全龄段运动。2019年举办第一次国际赛事至今,上虞木球创办了长三角争霸赛等一系列自主IP赛事,并走进社区、乡村、校园、公园。眼下,上虞木球爱好者超3000人,全民打木球的运动氛围,成为办赛给小城留下的最具生命力的印记。

  一场顶尖大赛,耗时费力,当热闹散场,还能留下什么?与新兴体育项目的深度绑定,怎样才能为县域品牌建设、特色产业弯道超车提供持续支撑?这是不少小城需要长远思考的问题。

  采访中,多地赛事组织者向记者表示,拿下一场顶级大赛举办权并顺利完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武义把自身的所思所想和未来规划,融入了赛事期间的配套活动中。大赛期间,当地开展了“跟着热气球游武义”系列旅游活动,游客观赛同时还能参与热气球夜间喷火、热气球音乐露营派对等活动。11月3日,的车队载着热气球喷火装置缓缓出发,没有了气囊的束缚,熊熊火焰直接与空气接触,绽放出更为绚丽多彩的光芒。“以前总是仰望天空中的热气球,今天终于能看到它们的另一面,没有了球体更能感受到火焰的震撼。”市民丁先生兴奋地说。

  “赛事也是文旅盛事,我们希望把爆红变长红,把热气球打造成为武义的金字招牌。” 武义县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周鑫说,武义正谋划通过“热气球+景区”“热气球+系列活动”“热气球+体育项目”提升文旅项目独特性和游客体验感。同时,积极争取将全国航空飞行员培训基地落户武义,打造成航空休闲之城。

  另一边的宁海,一系列体育兴城的化学反应正在产生。在宁海县深甽镇,每年1500万根以上的登山杖从这里走向世界,约占全球六成的市场份额。“举办顶级越野赛,让宁海的户外运动产业、市场‘近水楼台先得月’。”宁海兴达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刘文说,这两天,登山杖生产线正在年底冲刺,企业从贴牌代工起家,慢慢摸准跑友需求,将标准135厘米登山杖的收纳长度从68厘米缩减为36厘米,单支重量减轻了200克,一下子拓开了市场。

  都说“赛事见城市”,在宁海人眼中,这里的“见”除了“看得见”的城市营销,更深远的谋划在于通过赛事激发和显现城市独特文化的培育与维护,以人文经济的强大动能,催动城市产业、精神的全方位升级。

  在赛事的规划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等因素,实现绿色办赛。同时,要通过赛事的举办,推动县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首先,应持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通过赛事的举办,县城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更新。这些设施在赛后应继续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用于日常训练和市民健身,还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赛事落户,形成体育赛事的集聚效应。通过不断维护和升级这些设施,确保其长期保持一流水平,为县域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要深入挖掘赛事文化内涵。每个体育赛事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县城应持续围绕“一县一品”赛事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体育展览、讲座、论坛等,提升市民对体育的认知和热情。同时,通过赛事文化的传播,增强县域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此外,还需积极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县域带来了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县城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通过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举办体育节庆活动等方式,延长体育赛事的产业链,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效益。

  最后,要注重加强赛事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持续提升赛事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专业策划和营销手段,将赛事打造成为县域的标志性活动。同时,加强与体育组织、媒体和企业的合作,拓宽赛事的传播渠道和资金来源,为赛事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